| 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品种:牵牛子 
名称: 
牵牛子
 
汉语拼音:
Qianniuzi
 
英文名: 
SEMEN PHARBITIDIS
 
基原: 
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(L.)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(L.)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末果实成熟、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,晒干,打下种子.除去杂质。
 
性状: 
本品似橘瓣状,长4-8mm,宽3-5mm。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,背面有一条浅纵沟,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,微凹。质硬,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,微显油性。气微,味辛、苦,有麻感。
 
鉴别: 
(1)取本品,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,手捻有明显的黏滑感。
(2)本品粉末淡黄棕色。种皮表皮细胞深棕色,形状不规则.壁微波状。非腺毛单细胞,黄棕色,稍弯曲,长50-240μm。子叶碎片中有分泌腔,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35-106μm。草酸钙簇晶直径10-25μm。栅状组织碎片及光辉带有时可见。
(1)取牵牛子对照药材2g,照〔含量测定〕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咖啡酸对照品、咖啡酸乙酯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〔含量测定〕项下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10-20μl、对照品溶液10μl,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-甲酸(100:9:4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磷钼酸试液,在110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蓝黑色斑点。
 
检查: 
水分  照水分测定法(附录Ⅸ H第一法)测定,不得过10.0%。
总灰分  不得过5.0%(附录Ⅸ K)。
酸不溶性灰分  不得过1.0%(附录Ⅸ K)。
 
浸出物: 
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(附录Ⅹ A)测定,用乙醇作溶剂,不得少于15.0%。
 
含量测定: 
照高效液相色谱法(附录Ⅵ D)测定。
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;以乙腈为流动相A,以0.04%磷酸溶液(含2%异丙醇)为流动相B,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;检测波长为325nm。理论板数按咖啡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。
时间(分钟)  流动相A(%)  流动相B(%)
0-12  13  87
12-13  13→54  87→46
13-19  54  46
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精密称取咖啡酸对照品、咖啡酸乙酯对照品适量,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0μg的混合溶液,即得。
供试品滚液的制备  取本品粉末(过四号筛)约2g,精密称定,置索氏提取器中,用石油醚(60-90℃)回流提取2小时,弃去石油醚液,药渣挥干溶剂,加入三氯甲烷-甲醇(3:1)混合溶液提取6小时,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少量,转移至10ml量瓶中,用同一溶剂洗涤容器至同一量瓶中,并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得。
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,注入液相色谱仪,测定,即得。
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咖啡酸(C9H8O4)和咖啡酸乙酯(C11H12O4)的总量不得少于0.20%。
 
炮制方法: 
牵牛子  除去杂质。用时捣碎。
炒牵牛子  取净牵牛子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稍鼓起。用时捣碎。
 
性味: 
苦、寒;有毒。
 
归经: 
归肺、肾、大肠经。
 
功效: 
泻水通便,消痰涤饮,杀虫攻积。
 
主治: 
用于水肿胀满,二便不通,痰饮积聚,气逆喘咳,虫积腹痛,蛔虫、绦虫病。
 
用法用量: 
3-6g。
 
用药禁忌: 
孕妇禁用;不宜与巴豆、巴豆霜同用。
 
贮藏: 
置干燥处。
 
中西药分类: 
中药(药材及饮片)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