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品种:桑螵蛸 
名称: 
桑螵蛸
 
汉语拼音:
Sangpiaoxiao
 
英文名: 
OOTHECA MANTIDIS
 
基原: 
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、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(Thunherg)或巨斧螳螂Hierodulapatellifera(Serville)的干燥卵鞘。以上三种分别习称“团螵蛸”、“长螵蛸”及“黑螵蛸”。深秋至次春采收,除去杂质,蒸至虫卵死后,干燥。
 
性状: 
团螵蛸  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,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,长2.5-4cm,宽2-3cm。表面浅黄褐色,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,底面平坦或有凹沟。体轻,质松而韧,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,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,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,深棕色,有光泽。气微腥,味淡或微咸。
长螵蛸  峭略呈长条形,一端较细,长2.5-5cm,宽1-1.5cm。表面灰黄色,上面带状隆起明显,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。质硬而脆。
黑螵蛸  略呈平行四边形,长2-4cm,宽1.5-2cm。表面灰褐色,上面带状隆起明显,两侧有斜向纹理,近尾端微向上翘。质硬而韧。
 
炮制方法: 
除去杂质,蒸透,干燥。用时剪碎。
 
性味: 
甘、咸,平。
 
归经: 
归肝、肾经。
 
功效: 
益肾固精,缩尿,止浊。
 
主治: 
用于遗精滑精.遗尿尿频,小便白浊。
 
用法用量: 
5-9g。
 
贮藏: 
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 
中西药分类: 
中药(药材及饮片)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