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 | 
| >>首页>>药品标准>>化药部颁标准 |  
|  |  
|  |  
|  |  
| 化药部颁标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|  
|  |  
| 
 
|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(Ⅱ)
 
 
 拼音名:Zhirongxing Weishengsu Zhusheye(Ⅱ)
 英文名:Fat-soluble Vitamin Injection(Ⅱ)
 书页号:E5-88        标准编号:
 本品为含有维生素A、维生素D<[2]>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K<[1]>和注射用大豆油、卵
 磷脂等的灭菌乳剂。每1ml中含维生素A应为89~119μg、维生素D<[2]>应为0.45~0.60
 μg、维生素E应为0.82~1.00mg、维生素K<[1]>应为13.5~18.0μg,甘油(C3H8O3)应为
 19.5~24.5mg、甘油三酸酯应为90.0~110.0mg。
 【处方】 维生素A      99mg(33万单位)
 维生素D<[2]>    0.5mg(2万单位)
 维生素E     0.91g(1000单位)
 维生素K<[1]>     15mg
 注射用大豆油    100g
 注射用卵磷脂    12g
 甘油       22.0g
 注射用水           适量
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全  量          1 000ml
 【性状】 本品为乳白色的乳浊液。
 【鉴别】 照含量测定项下,每种维生素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一致。
 【检查】 pH值 应为6.5~9.0(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Ⅵ H)。
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(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Ⅺ E),每1ml中含细菌
 内毒素量不得超过1EU。
 乳粒 取本品,用计数器测定,乳粒大多数应在0.5μm左右。在大于和等于0.5μm
 的乳粒总数中,大于1μm的乳粒不得过4%,并不得检出大于5μm的乳粒。
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(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Ⅰ B)。
 【含量测定】 维生素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(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Ⅴ D)测
 定。
 维生素A和维生素K<[1]>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
 填料,无水甲醇为流动相,流速为2.0ml/min,检测波长为254nm。
 维生素A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取维生素A棕榈酸酯对照品约90mg,精密称定,置100
 ml量瓶中,加异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得(本溶液宜充氮避光保存)。
 维生素K<[1]>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取维生素K<[1]>对照品约20mg,精密称定,置
 100ml量瓶中,加异丙醇溶解,并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得(本溶液充氮避光可保存一个
 月)。
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 精密量取维生素A对照品贮备液10ml和维生素K<[1]>对照品贮
 备液5ml,置100ml量瓶中,加10%脂肪乳注射液50ml,用异丙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
 得。
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5ml置10ml量瓶中,用异丙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,
 即得。
 测定法 分别精密量取等体积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,注入液相色谱仪,记录
 色谱图,按下式计算,即得。
 对照品浓度×286.44×Hs×f
 维生素A(μg/ml)=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524.88×Hst
 对照品浓度×Hs×f
 维生素K<[1]>(μg/ml)=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Hst
 式中286.44为维生素A分子量:
 524.88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分子量;
 Hs为供试品的峰高或峰面积;
 Hst为对照品的峰高和峰面积;
 f为稀释倍数。
 维生素D<[2]>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硅胶为填料,正己烷-异丙醇(99.4:
 0.6)为流动相,流速1.5ml/min,检测波长为265nm。
 维生素D<[2]>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取维生素D<[2]>对照品约20mg,精密称定,置
 100ml棕色量瓶中,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,摇匀(避光,2~8℃可保存一个月)。
 精密量取10ml置100ml棕色量瓶中,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。精密量取10ml,置100
 ml棕色量瓶中,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。精密量取10ml,置100ml棕色量瓶中,加
 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得(避光,2~8℃可保存一个月)。
 维生素D<[2]>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250ml圆底烧瓶,精密称定,精密加入维生素
 D<[2]>对照品贮备液2.5ml和10%脂肪乳注射液10ml,加无水乙醇约20ml,在35℃以下,
 用旋转蒸发器蒸发除去水分。同法反复蒸发至成油状残渣,精密称定烧瓶(残渣重量(g)
 应在1.3~1.4范围内),然后,精密量取正己烷4ml溶解残渣,置离心管中离心后取上清
 液备用。
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250ml圆底烧瓶,精密称定,取本品约9.5g,精密称定,置圆
 底烧瓶中,加无水乙醇约20ml,在35℃以下,用旋转蒸发器蒸发除去水分。同法反复蒸
 发至成油状残渣,精密称定烧瓶(残渣重量(g)应在(0.13~0.14)×本品重量(g)/0.995
 范围内),然后,精密加正己烷4ml溶解残渣,置离心管中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。
 测定法 分别精密量取等体积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,注入液相色谱仪,记录
 色谱图,按下式计算,即得。
 Hs    C×5×Ws×0.995
 维生素D<[2]>(μg/ml)=──×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Hst     X×Wst
 式中 Hs为供试品溶液中维生素D<[2]>的峰高或峰面积;
 Hst为对照品溶液中维生素D<[2]>的峰高或峰面积;
 C为对照品贮备液中维生素D<[2]>的浓度(μg/ml);
 Ws为供试品残渣重量(g);
 Wst为对照品残渣重量(g);
 X为供试品重量(g);
 0.995为供试品比重(g/ml)。
 维生素E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硅胶为填料,正己烷-异丙醇(98.5:1.5)
 为流动相,流速1.0ml/min,检测波长298nm。
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维生素E对照品约20mg,精密称定,置100ml量瓶中,用异辛
 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,摇匀,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,加异辛烷稀释至刻度,摇匀,
 即得(避光充氮保存)。
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(约相当于维生素E 0.2mg),精密称定,置50ml圆底
 烧瓶中,加无水乙醇5~10ml,在50℃以下,用旋转蒸发器蒸发除去水分,同法反复蒸发
 至成油状残渣,加异辛烷溶解,移置25ml量瓶中,并用异辛烷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得
 (避光充氮保存)。
 测定法 分别精密量取等体积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,注入液相色谱仪,记录
 色谱图,按下式计算,即得。
 Hs   C×0.995×f
 维生素E(mg/ml)=──×──────
 Hst       Ws
 式中 Hs为供试品溶液中维生素E的峰高或峰面积;
 Hst为对照品溶液中维生素E的峰高或峰面积;
 f为稀释倍数;
 C为对照品溶液中维生素E的浓度(mg/ml);
 Ws为供试品重量(g);
 0.995为供试品比重(g/ml)。
 甘油 精密量取本品2.5ml,置锥形瓶中,加水100ml溴甲酚紫指示液5滴,摇匀,若
 显酸性,滴加0.1mol/L氢氧化钠溶液,使溶液呈蓝紫色;若显碱性,应先滴加0.5mol/L
 硫酸溶液调节至溶液恰呈黄色,再滴加0.1mol/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蓝紫色,加0.7%
 高碘酸钾溶液(临用新配)100ml,置37~40℃的水浴中保温15分钟,并时时振摇,加1,2-
 丙二醇3ml,放置5分钟,用(0.1mol/L)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恰呈蓝紫色,即得。每
 1ml的0.1mol/L氢氧化钠滴定液相当于9.210mg的C3H8O3。
 甘油三酸酯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(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Ⅴ D)测定。
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的制备 取甘油三油酸酯和油酸
 各10mg,置25ml量瓶中,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得。
 用硅胶为填充剂,正已烷-异丙醇-乙酸(98.9:1:0.1)为流动相,蒸发光散射检测
 器(雾化气:N<[2]>,雾化气压力:240kpa,蒸发器温度:60℃)检测。甘油三油酸酯与油
 酸的分离度大于2,甘油三酸酯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3.0%。
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豆油对照品约0.35g,精密称定,置50ml量瓶中,用正己烷
 与异丙醇等容混合溶液并释至刻度,即为贮备液(在-20℃可保存2个月)。精密量取贮备
 液3ml和4ml,分别置25ml量瓶中,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为对照品溶液1和对照
 品溶液2(室温可放置5天)。
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4ml,置50ml量瓶中,用正己烷与异丙醇等容混合
 溶液稀释至刻度,摇匀。精密量取3ml,置25ml量瓶中,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
 得。
 测定法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、对照品溶液2、供试品溶液各10μl,交替注入
 液相色谱仪中,经色谱分离得峰面积计算,即得。
 【作用与用途】 维生素类药。用于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预防和治疗。
 【用法与用量】 静脉滴注 成人和11岁以上小儿使用前将本品10ml加入到脂肪乳
 注射液中稀释,缓缓振摇混合后,输注。应在24小时内使用。
 【规格】 10ml
 【贮藏】 在冷处(2~10℃),避光保存。
 【有效期】 2年
 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 起草
 江苏省药品检验所  审核
 
 
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