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 | 
| >>首页>>药品标准>>中药部颁标准 |  
|  |  
|  |  
|  |  
| 中药部颁标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|  
|  |  
| 
 | 儿泻止颗粒
 
 拼音名:Erxiezhi  Keli
 英文名:
 书页号:z14-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准编号:WS3-B-2651-97
 【处方】  葛根              66g   黄芩                  33g         白术(炒)    66g
 茯苓              66g   木香               19.8g         厚朴                    33g
 半夏(姜)      33g   山楂(焦)     52.8g         泽泻                39.6g
 甘草(炙)    19.8g   广藿香油   3.3ml         盐酸小檗碱   6.6g
 【制法】以上十二味,除盐酸小檗碱、广藿香油外,取山楂、茯苓、木香加水煎
 煮二次,每次2小时,合并煎液,滤过,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.05(60~65℃),放
 置24小时,滤过,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.30(50~55℃)的清膏,加乙醇使含醇量达
 50%,搅匀,放置24小时,滤过,滤液回收乙醇,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.30(80~85℃)
 的稠膏备用;其余葛根等七味,按上法制备成清膏,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%,搅匀,
 再按上法制备成稠膏 。合并上述稠膏,加入盐酸小檗碱,甜菊甙1.6g,混匀。取稠
 膏 1份,糊精1.25份,混匀,制成颗粒,干燥,喷入广藿香油,即得。
 【性状】 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;气香,味苦、微甜。
 【鉴别】 (1)取本品6g,加水50ml,振摇数分钟,放置1小时,滤过。滤液加乙
 醚10ml,振摇,分取乙醚液,挥干后,残渣加1 %香草醛硫酸溶液1滴,即显红棕色,
 渐变为紫红色。
 (2)取[鉴别](1)项下滤渣,加水10ml,水浴上加热使溶解,滤过,滤液加氢氧
 化钠试液2滴,即显橙红色,放冷,滴加丙酮至混浊,放置后,生成黄色沉淀。
 【检查】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(附录Ⅰ  C)。
 【功能与主治】 清热解毒,健脾和胃,燥湿止泻。用于小儿急、慢性腹泻,肠炎,
 及痢疾恢复期。
 【用法与用量】 口服,一次3g,一岁以下一日3次;一至二岁一日4次,二岁以
 上遵医嘱。
 【规格】 每袋装3g
 【贮藏】 密封。
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湖北省药品检验所     起草
 
 
 | 
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