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 | 
| >>首页>>药品标准>>中药部颁标准 |  
|  |  
|  |  
|  |  
| 中药部颁标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|  
|  |  
| 
 | 莱阳梨止咳口服液
 
 拼音名:Laiyangli Zhike Koufuye
 英文名:
 书页号:z14-130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标准编号:WS3-B-2761-97
 【处方】 莱阳梨清膏         260g    麻黄提取液   50ml   杏仁水               15ml
 北沙参流浸膏    20ml    百合流浸膏    10ml   远志流浸膏 12.5ml
 桔梗流浸膏          25ml    薄荷脑      0.0625g
 【制法】 以上八味,取蔗糖250g,加水适量溶解,加苯甲酸钠适量及莱阳梨清膏,
 煮沸,趁热滤过,待降至室温,依次加入麻黄提取液,北沙参流浸膏、桔梗流浸膏、
 远志流浸膏、百合流浸膏、杏仁水、薄荷脑(用乙醇5ml溶解)、搅匀,加水至1000
 ml,滤过,即得。
 【性状】 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液体;具薄荷香气,味甜、微酸、有清凉感。
 【检查】 相对密度  应为1.10~1.20(附录Ⅶ  A)。
 pH值  应为4.0~5.5(附录Ⅶ G)。
 其他 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(附录Ⅰ J)。
 【功能与主治】 镇咳祛痰。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多痰,急、慢性气管炎。
 【用法与用量】 口服,一次10ml,一日4次,小儿酌减。
 【规格】 每瓶10ml
 【贮藏】 密闭,置阴晾处。
 注:1.莱阳梨清膏
 取成熟的莱阳梨,去腐、虫蚀、果柄、洗净,捣碎轧汁,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.28~
 1.32,加苯甲酸钠适量,溶解后即得。
 2.北沙参、百合、桔梗流浸膏
 取以上各药材粗粉,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(附录ⅠO),分别用60%的
 乙醇作溶剂,浸渍24小时,缓缓渗漉,收集滤液,滤过,浓缩至每ml相当原药材1g,
 即得。
 3.麻黄提取液
 取麻黄切成小段,称取50g,加水煎煮二次,每次煮沸2小时,合并煎液,澄清,
 滤过,滤液浓缩至50ml,加乙醇25ml,搅匀,静置48小时,滤过,滤液浓缩到50ml,
 即得。
 4.远志流浸膏
 取远志中粉,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(附录Ⅰ D),用60%乙醇作溶剂,
 浸渍24小时后,以每分钟1~3ml的速度缓缓渗漉,收集初漉液850ml,另器保存,继
 续渗漉,俟有效成分完全漉出,收集续漉液,在60℃以下浓缩至稠膏状,加入初滤
 液,混合后滴加浓氨溶液适量,使微显碱性,并有氨臭,用60%乙醇稀释使成1000
 ml,静置,俟澄清,滤过,即得。
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 起草
 
 
 | 
 |  |